首页 >> 要闻动态 >> 国防动态 >> 国内要闻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探索中心
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时间:2020-05-19 07:32 来源:《学习时报》(中共中央党校主办)2020年5月13日第4版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江苏省南京市身处其中,上下同欲、闻令而动,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努力交出大战大考的合格答卷。

  统筹抓防控和促发展的实践

  南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江苏省委工作要求,统筹兼顾“两手抓”,奋力夺取“双胜利”。从防控成效看,2月19日起,南京连续无本地新增确诊病例,3月8日93例确诊病例清零,实现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从经济发展看,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247.41亿元,同比增长1.6%,3月份主要指标明显上升,经济发展表现出良好韧性和稳健态势。统筹抓防控和促发展的工作,主要有5个突出特点。

  第一,落实行动“快”。应急方面,1月20日成立防控指挥机构,迅速建立“三级战时指挥体系”,1月23日在全省率先发布通告,要求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倡导不聚会不聚餐。排查方面,除夕当晚,组织7000余名基层干部、民警深入1241个社区,排查出11044名有武汉旅居史的重点人员并采取有效措施。救治方面,率先公布4家定点收治医院和55家发热门诊,紧急实施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应急扩容工程,为集中收治加上“双保险”。

  第二,政策执行“严”。按照把疫情防控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的要求,严格做到部署有分工、分工到人头、人头有督查、督查见成效。严织防控网络。守牢“三站一场一卡”关口防线,2月3日对45个来宁入口、28处省市界全面设置卡口,4日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小区封闭式管理,特别是加强2276个无物业小区隔离管理。运用“宁归来”平台,实行“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动态跟踪、精准溯源,及时成立涉外联防联控指挥部严防疫情输入。严格压实责任。落实党政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市主要领导开展“四不两直”调研检查,市领导每人负责一个板块,每天下沉一线指挥督战。全市56万名党员、近万名机关干部、3万多名网格员和志愿者投身社区一线,实施“梳网清格”行动,建立“四包一”社区防控机制。制定出台基层减负“七条”、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六条”,保障基层集中精力战“疫”。

  第三,统筹发力“实”。以精准防控为抓手,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南京率先建立“防疫+”战时工作机制,务实高效推动复工复产。实施“防疫+工业”机制。2月10日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复工,优先支持工业制造业、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恢复经营,18日将复工从“审批制”改为“备案制”,26日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100%、用电恢复量全省第一。出台“宁九条”措施,协助企业从外地接回员工并招录新员工14.4万多人。实施“防疫+招商”机制。一季度举办招商活动76场,签约项目投资总额3426亿元、亿元以上项目459个。通过“云签约”“屏对屏”开展线上招商活动21场,签约投资额1900多亿元。实施“防疫+服务业”机制。2月14日确诊病例首次“零新增”后,出台十大生活服务行业复工指引,3月2日规上服务业企业复工率达93.8%、居全省第一。针对“12345”政务热线反映的企业诉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下馆子、逛书店,组织开展“网购节”“夜金陵”等活动,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面向社会发放3.18亿元消费券。

  第四,扩大内需“新”。南京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3月下旬启动实施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四新”行动计划,形成战疫情、扩内需、稳增长的“南京方案”。新基建突出加速发力,重点推进50个直接投资项目和50个关联产业项目,力争年度投资860亿元以上。新消费突出提质扩容,重点培育餐饮、休闲、汽车、5G等新热点,发展线上购物、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力争社零总额上半年实现正增长、全年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新产业突出强链成群,重点发展新一代数字经济、新医药与新健康产业、智能网联汽车、新型都市工业、未来新业态5个新产业,确保全年新产业总规模超4000亿元。新都市突出品质生活,增强城市发展韧性,重点实施公共服务设施、城市有机更新等260项任务,力争全年投资1200亿元以上。

  第五,服务企业“真”。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帮扶力度,救助政策精准落地。南京及时出台针对性政策,加强工作调度,切实惠及广大市场主体。拿出真金白银。出台“惠企十条”及实施细则,一季度下达市级财政援企资金25亿元,累计为企业争取优惠贷款、延期贷款等250多亿元,减免税收、房租、社保等70多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6.39亿元,对高端投资项目和中小微企业疫情期间按15%给予技改设备补助。在年初党政机关支出预算压减10%的基础上,公用经费定额、公务接待等预算再压减10%,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突出真抓实帮。成立市领导牵头的复工复产专项工作组和“四新”工作推进专班,开展实体化运作。对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300多家重点工业企业和65家驻宁央企“一对一”派“驻厂员”对接服务,在全国首创省、市、区三级应急运输通行证办理渠道。强化精准服务。建立“先解决问题再说”工作机制,推广“政务服务不见面办理”,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每月18日定期开展“企业家服务日”活动,市领导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早餐会”,现场解决问题,提振发展信心。一季度新增市场主体1.2万多个,实有企业近70万户,数量均列全省第一。

  统筹抓防控和促发展的实践体会

  在统筹抓防控和促发展的实践中,南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充分发挥党的强大领导力和坚强领导优势、社会主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制度优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效能优势、中国人民不畏牺牲团结斗争的力量优势。近年来,南京聚力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持之以恒抓创新抓实业抓项目,今年第一个工作日就召开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大会,连续第三年发布创新“一号文件”,一批新企业新动能新增长点蓬勃发展、动力澎湃。全市干部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抓统筹抓协调抓平衡能力明显增强,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和广大党员广大市民共克时艰、顽强拼搏,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审视城市发展,对一些重大关系进行系统认识和把握。

  第一,必须把握好“主”与“次”的关系。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南京今年以来的工作大体经过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去年底到今年1月中下旬,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谋划推进2020年重点工作,实现了早起步、快开篇。第二个阶段主要是1月下旬到2月8日,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工作来抓,心无旁骛抓防控、战疫情。第三个阶段是2月中旬到3月中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率先推进复工复产。第四个阶段主要是3月下旬以来,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启动实施“四新”行动。正是坚持“两点论”“重点论”,精准把握工作的重点、节奏、力度,南京才赢得发展主动。

  第二,必须把握好“战”与“平”的关系。随着国内外宏观形势的深刻调整,“平”与“战”的内涵发生变化,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安全等,本身就是一场场硬仗,需要用战争思维来组织调度。我们对风险挑战一定要有“常态思维”、保持“战时准备”、拿出“战时状态”,一些重要物资要做到“宁可备而无用,也不能用而无备”,加强相关软硬件设施建设,同时坚持“平战结合”思维,做好平时状态下的营运使用。

  第三,必须把握好“合”与“分”的关系。在疫情发生的特殊情况下,既有效隔离人流、物流,又有效保障防疫物资、生活物资、生产要素等有序流动,缺一不可,不能偏废。南京既无一例外执行疫情防控的标准要求,也分区分级分类精准化防控;既严管各类卡点关口,也保障一定条件下物流畅通,促进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正是做好统分的文章,对疫情心中有数,才敢于率先恢复生产、实现高效决断。

  第四,必须处理好“人”与“技”的关系。疫情防控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示范带动,构筑起牢固的人民战线。但要看到,有的地方有的部门运用科技手段比较欠缺,习惯于手工填报、有纸化办公等,给本就缺“人”的基层增加了额外负担。应当把握城市发展规律,深刻分析这次大规模数据积累在城市治理、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效用,全面审视社区管理、效能管控、应急管理等功能模式数据的共享运用,加快城市智慧化发展步伐。

  第五,必须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防疫不是在封闭环境下进行,城市与城市、省与省、国内与境外的关系处理,既事关防疫,也关系发展,还关系对外开放。这次疫情与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形成叠加,既要着眼扩大内需,引导市场主体开发运用强大的国内市场;也要突出安全性、稳定性、可控性,以全球视野投资布局电子、汽车、医药等优势产业,在新一轮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第六,必须处理好“危”与“机”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疫情在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疫情带来的困难是阶段性、可化解的,而蕴藏的机遇是持久的、具有深层次动力属性。只要我们抓住用好变革变局中的各种机遇,扎实推动“四新”行动,充分激发各方面的活力,南京发展必将打开新的空间。

  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教训,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深入思考疫情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如何打造一个更具“韧性”的安全发展城市,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南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借鉴先进经验,注重顶层设计,补齐短板弱项,增强发展韧性,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第一,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公益性方向,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创新运行模式,持续建强城市的“免疫系统”。重点抓好“一个平台”、健全“六项机制”。“一个平台”即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按照省市共建、共管、共用的原则,建设全省传染病医疗、科研、教学基地,打造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医、教、研、防、管五位一体国家级区域传染病医疗中心。“六项机制”:一是公共卫生应急指挥机制。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公共卫生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征用机制,成立市重大公共卫生安全应急专家委员会,构建公共卫生大应急管理格局。二是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全市、上下衔接、内外互通的疫情信息动态收集、上报、预警系统,以及生物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发哨人”“吹哨人”奖励等制度,畅通重大风险信息发现、直报渠道。三是联防联治协作机制。完善全市传染病救治医疗资源统筹调配制度,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公共卫生事件联动应对机制。加强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完善中西医协作机制。四是联合科研攻关机制。探索建立省市共建、院校合作、跨平台协作等灵活的科研机制,与在宁高校共建高层次公共卫生研究机构,统筹资源建立市公共卫生检测中心,研究建设P3实验室。五是公共卫生信息运管机制。全面加快公共卫生应急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市“防、控、治”一体化公共卫生管理系统,实现传染病、疾控综合管理等核心系统和医疗数据、健康档案的互通共享、融合应用。六是公共卫生基础保障机制。研究提高公共卫生机构级别规格,逐步核增疾控机构事业编制,对重大传染病防治、市区疾控等机构人才引进、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及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第二,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转型升级。一是健全应急管理领导体制。建立市委统一领导、政府集中指挥、实体协调运作、职能部门响应的应急管理体制,依照不同灾害类别建立相应机构和应急处置队伍,探索应急管理议事协调机构实体运作机制。二是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在市应急委统筹领导下,健全完善应急救援联席会议、24小时联络员、应急值守、联合响应、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推动应急力量和资源高效整合。探索建立行业专家应急会商研判制度。三是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应急处突信息数据库,健全监测预警、监管执法、辅助决策、救援实战和社会动员等信息模块功能,对应急预案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综合信息汇集共享、多部门网上联动。四是提升应急设施和物资储备效能。统筹做好应急设施中长期建设规划,超前布局应急管理、防灾避难等城市安全基础设施。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设,建立实物采储及轮换使用机制,扩大应急物资产能储备、技术储备、合同储备规模。五是增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战能力。按照专兼相备、公私互济的原则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形成政府、社会、企业三位一体的应急救援力量。建立制度化常态化应急演练机制,市应急委牵头,定期开展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家庭应急演练。

  第三,切实增强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加强韧性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建设集成电路设计、基因细胞、大健康等重点公共服务平台,以场景开放牵引新技术产业应用示范。加快发展无人经济、在线消费、数字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引进互联网头部企业,发展一批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统筹规划布局应急产业,建设应急产业集聚区。二是加快经济数字化转型。将数字经济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制定产业行动计划和统计监测办法。推进制造“数字升级”,推动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实施工业4.0改造,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企业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改造、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升级和服务模式的数字化创新。壮大“数字金融”,集聚新金融机构,完善南京扬子江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功能,探索建设全国性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研究制定数字贸易发展行动计划,抢占数字贸易高地。三是提高产业自主可控能力。聚焦主攻方向,推动5G基建、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人工智能等新基建与“4+4+1”主导产业、5大地标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赋能改造取得突破性优势。攻坚核心技术,集中力量建设紫金山实验室和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鼓励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开展重大技术联合攻关,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的源头供给能力。大力培育和引进新型研发机构,推动提质增效发展,促进新技术、新企业、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

  第四,大力提升区域协作共保水平。一是建立跨区域应急协调组织体系。健全区域性重大灾害事故联防联控机制,完善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专项预案,推动信息互通、数据共用、资源共享。加强都市圈专委会、疫情防控指挥部、跨界区域的协同联动,继续深化完善“5+2”协同机制,推动都市圈防灾减灾一体化、同城化。二是建立资源信息互通共享机制。与长三角城市加强区域协同保障,促进公共卫生资源共建共享和网络化、多中心化建设,统筹应急物资生产和储备布局,加强城市间应急通道等支撑保障体系建设。三是建立产业链合作互助机制。增强“4+4+1”主导产业集群化水平,鼓励上下游企业加强产品、技术、认证体系标准化。全面梳理跨区域产业链企业清单,强化供需匹配和原材料、零部件生产供应,落实通关、物流一体化等协同举措。四是建立企业用工对接协作机制。搭建区域间企业用工对接服务平台,精准匹配缺工企业和就业重点群体供需,开辟企业用工常态化绿色通道。研究制定人力资源倍增计划,调整人才引进落户条件,适当降低人才认定标准,提高人才优惠政策覆盖面。

  第五,进一步完善基层社区治理格局。一是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推广秦淮区基层治理“两赋两强”集成改革经验,加快建立行政事务社区准入制度,制定“刚性化”准入清单,将不该由社区承担的行政工作剥离出来。深入开展“创建乱象”“牌子乱象”清理规范工作,给基层自治松绑。二是凝聚社区多元治理合力。推进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三位一体”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议事协调机制,形成党委领导、党员带头、网格包干、物业服务、业委会参与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格局。三是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网格化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推进“党建+网格”和“网格+警格”“网格+安全生产”“网格+信用”“网格+法庭”“网格+防疫”等系列工程,深化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南京实践”。四是提高社工队伍专业化水平。制定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推动社工职业化体系建设,加强网格员专业化培训。

  第六,构建完善交通运输管理保障体系。一是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现代化体系。研究推进“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推动交通体系与城市发展相互匹配、相互支撑。抓紧建设南京北站和北沿江、南沿江铁路等重点项目,推进跨省、跨市公路硬件设施建设,增强跨区域交通便利性。二是加快完善城市应急交通运输体系。建立交通运输分级管控机制,动态调整交通管控范围和管控措施。完善城市物流快速配送体系,加快建设一批配送中心、配送站点。创新交通管理保障模式,建立全市应急运力储备机制和客流预测分析机制,制定应急交通保障与管控方案,提高紧急状态下重要物资转运、重点人群流动的保障能力。三是建立健全城市交通运输信息化机制。整合移动通讯、地图数据、网络社交等信息平台资源,提高交通运输系统“智慧抗疫”效能。试点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Maas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交通出行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决策,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创新物资配送机制,研究制定南京市信息化物资配送服务标准与管理办法。四是建立健全区域交通运输管理协作机制。以南京都市圈为重点,联动发布交通管控服务信息,建立区域间交通信息互通、应急车辆互认机制,优先保障应急保障物资类企业的运输畅通。建立市域交通管理协调机制,提高铁路、航空、道路客运、水路运输等交通管控措施协同协调,推进市区街(镇)三级交通运输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第七,积极推动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一是加强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研究编制《“十四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制定新型智慧城市总体解决方案。调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暨智慧南京建设领导小组,健全常态化和应急情况下工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探索市场化运营路子。二是加快数据信息资源整合。突出项目统筹,规范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提高项目集约化建设水平。加强系统整合,加快建设麒麟政务数据中心项目,启动“新一代政务云”建设,推进部门业务系统整合。加强数据归集,完善政务数据管理办法,市大数据中心统一归集存储、统一分析应用。三是积极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建立城市运行智能化监测调度综合平台,整合经济运行、城市运转、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等领域专项监管系统,提升决策指挥效能。建立基于重大事件的应急管理调度指挥系统,完善远程监控、线上跟踪、智能处置的综合治理体系。四是增强社会服务数字化支撑。加快数字政务应用场景研发,完善“我的南京”APP功能,推出更多便民惠企应用场景。鼓励企业建设社区服务电商平台,推动消费市场数字化产品升级。

  第八,加快构建韧性城市空间布局。一是优化板块空间布局。坚持“多中心、开敞式、组团化”的空间格局,持续推动老城功能和人口疏解,加快提升副城新城的功能品质,形成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空间组团,减少组团间不必要的人口流动,通过相对独立的“防御单元”构筑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空间体系。二是完善生态系统保障。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更加重视城市绿地在防灾减灾体系中的作用,着力完善生态保护区、生态隔离带、生态廊道和公园绿地系统。三是建设安全宜居社区。优化老旧小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建立完善应急避难设施。逐步摒弃超高层住宅的居住形态,优化楼宇的自然通风路径。探索“未来社区”建设模式,既满足居民健康、教育、医疗等需求,又能有效应对突发危机。四是构建韧性空间体系。编制城市安全韧性专项规划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定期开展城市风险评估和安全体检。科学规划重大交通设施、市政能源、通讯保障等生命线工程,对重大危险源和敏感管线预留安全空间,加强体育设施、会展场馆、地下空间、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的可变性混合性,提高常规设施应急改造能力。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探索中心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责任编辑:段丽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