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国内资讯

重庆:防空洞里的文物会说话

时间:2020-09-22 08:37 来源:中国国防报

  本报讯 记者左庆莹报道:9月18日,重庆市建川博物馆迎来一批特殊的游客:来自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等单位的数十位媒体从业人员背着相机、手握纸笔,走进这座修建在防空洞里的国防教育博物馆。

  早在1937年,重庆就开始修建防空工事。作为城市安全的重要载体,战时的防空洞为无数重庆市民提供了生命庇护。这些防空洞就像是串联城市生命的血管,隐秘但生机勃勃。

  据重庆市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顾伟介绍,近年来,重庆军地多部门在防空洞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中,注重融入红色教育功能,使老旧防空洞焕发了新生机。重庆建川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

  重庆建川博物馆作为全国首个洞穴抗战博物馆,由24个防空洞组成,设有抗战文物博物馆、兵器发展博物馆等8个主题博物馆,藏有各类文物4万多件。

  “开馆仅一年,游客已突破百万人次。”博物馆负责人樊建川介绍,在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他们将现代技术与历史遗存有机结合,做到抗战历史可触可感,深受市民喜爱。记者采访时,偶遇6名来自重庆邮电大学的大学生。大四学生王屹林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他第3次来到建川博物馆参观。当下,这个建在防空洞里的博物馆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打卡地。

  截至目前,重庆市已有30余所院校在建川博物馆设立了校外实践基地,同时他们还定期组织讲解员就抗战文化、兵器发展等主题走进校园开展讲座,并邀请中小学生担任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向游客讲述抗战历史。

  往事并不如烟。战争年代,重庆大大小小的防空洞守护着老百姓生命安全;和平年代,建川博物馆、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等一批修建在防空洞里的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焕发新生机,在营造浓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的城市氛围中发挥出巨大作用。

责任编辑:张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