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河南省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1321136号提案及答复

时间:2024-07-04 09:04 来源:省国动办工程建设管理处

类别:政治法律社会保障及其他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河南省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1321136号提案


      2023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所谓“平急两用”,指可提供多元化的体验和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如平时用作旅游、康养、休闲等,遭遇突发重大公共事件时可立即转换为应急场所的设施,为城市提供有效的后方支撑。现就积极稳妥推进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河南省“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规划及配套政策不足,建设乏力

  政府层面缺乏“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政策和发展规划,也没有明确“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目标、范围和重点。当前,政府主导的“平急两用”项目在用地政策、设施建设、设施运营等环节,侧重设施的平时方便使用,缺乏设施的长远期统筹规划,导致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建设乏力。

  (二)投资规模大,短期难收益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效益管护的成本较高等短板,使得设施的有效实施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短期内很难兼顾政府与市场,成本与收益。以城市更新中的工业遗迹项目为例,“平急两用”工业遗迹项目额外增加紧急备用储水装置、应急救援包(医疗包)、甚至采用新技术应用筑牢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等,在正常文化旅游投资建设外新添了很多额外设备,大大提高了项目投入,导致实际运营收益难有效保障。

  (三)缺乏建设标准,应急能力低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兼顾平时使用和应急使用的双重功能,而传统的公共基础设施在设计和建设标准方面不足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功能需求,但当前涉“平急两用”设施设计、建设及平急工程功能转换、设备维护管理等标准不完善,缺乏科学指导而建设的“平急两用”设施,其对突发紧急事件响应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二、对策建议

  (一)规划引领,稳步推进

  一是以规划标准为引领,注重平急兼顾。根据实际情况和应急需求,加快制定“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和供给结构,避免重复建设和碎片化管理;二是为提升“平急两用”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梳理摸排全区公共基础设施存量,分类建立基础台账,重点聚焦工业遗存、城中村改造等项目,找准“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抓手,稳步推进。

  (二)利益共享,激活市场

  协调好政府与市场、成本与收益的关系,进一步加大对于“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一是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增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信心、利益预期与市场活力,对应急设施与配套产业发挥拉动效应,推动应急管理与城市治理高质量协同发展;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平急两用”设施的建设改造和运营维护;三是面向社会制定差别化的投融资政策,激活老城区基于工业遗存、城中村改造等的“平急两用”项目,拓展其改造升级多元资金投入途径。

  (三)完善标准,保障实效

  结合“新基建”标准,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生命周期质控体系,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平急两用”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主要聚焦如下几方面:一是在现行国家规范标准的基础上,聚焦老城区工业遗存、城中村改造两类公共基础设施,制定基于“平急两用”目标的建设及运维等全链技术指南,并适当提高或补充完善技术要求,形成地方标准;二是住建部门、城市管理部门联合完善“平急两用”设施良好的维护机制以及健全的管理体系,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平时的运转效率和应急使用的可靠性;三是围绕“平急两用”项目需求,一方面建立健全数字化、智慧化治理为主导的重大灾害风险预防机制、可靠性保障机制,筑牢应急新屏障。另一方面加强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和培养,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为公共基础设施的应急使用提供支撑。


河南省国防动员办公室

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1321136号

提案的答复

民进河南省委会:

  收到贵单位《关于统筹推进建设河南省“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提案》后,省国动办高度重视,会同省发展改革委、郑州市政府认真研究,现答复办理意见如下:

  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深入总结新冠疫情三年防控经验、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国家发改委关于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要求,郑州市作为特大城市被纳入第一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名单,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指导下,加快构建平急转换保障体系,确保“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平时”用得好、“急时”使得上,进一步增强发展张力、抗压韧性和城市安全。

  一、强化规划引领,出台政策标准

  一是建立工作专班。我省成立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指导郑州市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置旅游居住设施、医疗应急服务点、城郊大仓基地、配套基础设施、规划、平急转换等6个专班,扎实推动工作落实。二是编制实施方案。郑州市建立了“1+N+X”政策支撑体系,编制《郑州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制定旅游居住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城郊大仓基地、配套基础设施等4个专项建设方案。三是纳入“三大工程”规划。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制定《河南省推进房地产领域三大工程行动方案》,将“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三大工程之一纳入行动方案,设定了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包括编制规划计划、积极谋划项目、依法规范实施、加强政策支持等,并明确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四是建立会商制度。指导郑州市建立市、县审核联动,省、市分级会商制度,从项目谋划到实施,由市级统筹协调,以行业主管部门为主导,推动当地政府落地实施,初步实现项目建设全链条,配套政策保障有力的运行体制。

  二、积极谋划项目,推动项目实施

  一是加强项目谋划。坚持存量优先原则,挖掘闲置资源资产,打造“平急两用”设施建设,截至目前,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已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112个项目,总投资约593亿元,涉及具有隔离功能的旅游居住设施项目43个、医疗卫生服务设施项目43个、城郊大仓基地项目15个、配套设施项目11个。今年以来已完成投资13亿元。二是健全医疗应急服务体系。郑州市围绕“平急两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功能布局,选取巩义市人民医院等6个综合实力较强的三级综合医院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应急救治后备医院,每个县(市)具备一家可转换为不少于500张床位的定点救治医院。将郑州市中心医院等9家三级公立医院纳入应急救治能力提升改造,提高平急结合设置的可转换ICU床位保障能力。三是推动旅居设施和城郊大仓基地项目建设。重点推动建业J18酒店、郑州德邦枢纽中心立体分拣改造项目等58个项目建设,其中苏宁二七物流基地、万邦粮油仓储区等项目已建成投用,通过设计优化、设备配套调整,在应急物资储备及流转方面,新增医药、粮食等仓储面积232万平方米,综合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三、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加强金融支持

  一是加强银企对接。郑州市政府与国开行、农发行、建行、浦发银行等10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对接,打通项目建设资金保障链路。其中,国开行分别发放郑州国际铁路港西作业区项目和大河申通冷链物流园项目贷款5亿元、7.7亿元;建行已对传化物流小镇核心区物流中心二期项目发放贷款3.5亿元。二是引导企业参与。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平急两用”设施的建设改造和运营维护,目前吸引万邦、申通等企业参与65个项目建设,其中万邦粮油仓储区、苏宁二七物流基地、大河申通冷链物流园等35个项目已完成核准(备案)手续,完成投资62亿元。三是加强多元化资金支持。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融资等资金支持;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倾斜支持力度,为医疗应急服务点、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维护使用提供资金保障。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垃圾、污水、医疗废物处置等可以产生一定收益的项目建设。

  下一步,我办将会同郑州市政府和省直相关主管部门,认真学习贵单位提案,拿出切实可行举措,做好工作落实。感谢贵单位对国防动员事业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2024年5月20日

责任编辑:段丽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